軸類零件是機器中常見的典型回轉體零件之一,其主要功用是支承傳動零部件(帶輪、齒輪、聯(lián)軸器等)、傳遞轉矩以及承受載荷。對于機床主軸,要求有較高的回轉精度。軸類零件按形狀結構特點可分為光軸、空心軸、階梯軸、異形軸(如曲軸、齒輪軸、凸輪軸、十字軸等)四大類。
軸類零件的是長度L大于直徑d的回轉體零件,長徑比L/d ≤12時通稱為剛性軸,而長徑比L/d 〉12時稱為細長軸或撓性軸。其被加工表面常有同軸線的內外圓柱面、內外圓錐面、螺紋、花鍵、鍵槽及溝槽等。
1)軸類零件的材料及毛坯
軸類零件選用的材料、毛坯生產方式以及采用的熱處理,對選取加工過程有極大影響。一般軸類零件常用的材料是45鋼,并根據其工作條件選取不同的熱處理規(guī) 范,可得到較好的切削性能及綜合力學性能。40Cr等合金結構鋼適用于中等精度而轉速較高的軸類零件,這類鋼經調質和表面淬火處理后,具有較高的綜合力學 性能。軸承鋼GCr15和彈簧鋼65Mn經調質和表面高頻淬火后再回火,表面硬度可達50 ~ 58HRC,具有較高的耐疲勞性能和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較高精度的軸。
20CrMnTi, 18CrMnTi, 20Mn2B, 20Cr等含鉻、錳、鈦和硼等元素,經正火和滲碳淬火處理可獲得較高的表面硬度,較軟的芯部。因此,耐沖擊、韌性好,可用來制造在高轉速、重載荷等條件下 工作的軸類零件,其主要缺點是熱處理變形較大。中碳合金氣化鋼38CrMoA1A由干氮化溫度比一般淬火溫度低,經調質和表面氮化后,變形很小,且硬度也 很高,具有很高的心部強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勞性能。
軸類零件可選用棒料、鑄件或鍛件等毛坯形式。一般的光軸和外圓直徑相差不大的階梯軸,以棒料為主;而對于外圓直徑相差大的階梯軸或重要的軸,常選用鍛件;對于某些大型的、結構復雜的軸(如曲軸)才采用鑄件。
2)軸類零件的零件加工工藝特點
軸類零件最常用的精定位基準是兩中心孔,采用這種方法符合基準重合與基準統(tǒng)一的原則,因為軸類零件的各外圓表面、圓錐面、螺紋表面的同軸度及端面的垂直度等設計基準都是軸的中心線。
粗加工時為了提高零件的剛度,一般用外圓表面或外圓表面與中心孔共同作為定位基準。內孔加工時,也以外圓作為定位基準。
對于空心軸,為了使以后各工序有統(tǒng)一的定位基準,在加工出內孔后,采用帶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堵心軸,保證用中心孔定位,如圖1 所示。

圖1帶中心孔的錐堵或錐堵心軸
3)軸類零件的零件加工工藝過程
軸類零件的零件加工工藝過程需根據軸的結構類型、生產批量、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毛坯種類、熱處理要求等的不同而變化。在設備維修和備件制造等單件小批生產中,一般遵循工序集中原則。
在批量加工軸類零件時,要將粗、精加工分開,先粗后精;對于精密的軸類零件,精磨是最終的零件加工工 序,有些要求較高精度的機床主軸,還要安排光整加工。車削和磨削是加工軸類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其-般的加工工序安排為準備毛坯→正火→切端面打中心孔→ 粗車→調質→半精車→精車→表面淬火→粗、精磨外圓表面→終檢。軸上的花鍵、鍵槽、螺紋、齒輪等表面的加工,一般都放在外圓半精加工以后,精磨之前進行。
軸類零件毛坯是鍛件,大多需要進行正火處理,以消除鍛造內應力、改善材料內部金相組織和降低硬度,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對于機床主軸等重要軸類零件,在粗加工后應安排調質處理以獲得均勻細致的回火索氏體組織,提高零件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并為表面淬火時得到均勻細密的組織,也可獲得由表面向中心逐步降低的硬化層莫定基礎,同時,索氏體金相組織經機械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值較小。此外,對有相對運動的軸頸表面和經常裝卸工具的內錐孔等摩擦部位,一般應進行表面淬火,以提高其耐磨性。

圖2 所示是CA6140型車床主軸零件圖。主軸材料為45鋼,在大批量生產的條件下,擬定的零件加工工藝過程見表1.
圖2 CA6140型車床主軸。


表1 CA6140車床主軸零件加工工藝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