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的最大難題之一就是軟著陸。”這是我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的判斷。所謂軟著陸,意味著嫦娥三號在距離月球表面一定距離時,將有一個懸停的動作,從而使降落速度減緩,實現(xiàn)不損傷所攜帶裝置的“溫和”著陸。這也就意味著,測定這一懸停位置的高度,是保證嫦娥三號能在月球軟著陸的關鍵因素。如今,嫦娥三號已順利軟著陸在月球上,這個難題已被化解。
2013年12月14日北京時間21時11分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嫦娥三號在預定區(qū)域——虹灣地區(qū),成功實現(xiàn)軟著陸,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也成功地讓中國的探月工程更近了一步。在嫦娥三號風光的背后卻有著強又硬的高科技,但在最重要的時刻,發(fā)揮了最關鍵的作用。這個裝置就是在落月最后一刻為嫦娥三號準確測定懸停高度的科學儀器。
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各攜帶了四臺儀器,主要為完成三大科學任務:一是對地形地貌和地質(zhì)構(gòu)造的探測和研究,二是對月球的物質(zhì)成分以及一些有用資源的勘察與研究,三是利用著陸器的平臺開展月基光學望遠鏡的觀測和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探測。概括起來說,整個嫦娥三號任務就是觀天、看地和測月。
在三大科學目標中,降落相機、地形地貌相機、全景相機、粒子激發(fā)X射線譜儀、測月雷達、紅外光譜儀這六臺儀器主要完成測月的兩大科學任務。還有兩臺科學儀器,月基光學望遠鏡主要完成利用月球獨特的平臺進行對天觀測;另外一臺主要是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成像。
巡視器在行走過程中,通過全景相機獲得分辨率很高的地形地貌照片;利用測月雷達獲取月壤層30米和月表淺層結(jié)構(gòu)100米的精細結(jié)構(gòu),分辨率分別是厘米級和米級;利用搭載在月球車機械臂上的探測儀器——粒子激發(fā)X射線譜儀來獲取探測點的主要元素;利用另一臺紅外光譜議獲得礦物成分,就這樣月球車完美的完成科學探測任務。
不管是嫦娥三號的成功軟著陸,還是著陸器以及巡視器的互拍成像,這其中都有著CCD相機的身影,可見,在如今的成像領域中,高品質(zhì)的CCD相機是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有著優(yōu)越的性能,包括寬動態(tài)范圍、良好的線性度、極低噪聲等優(yōu)點。北京薩爾笛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國際一線科學級相機,目前,已經(jīng)跟國內(nèi)很多家企業(yè)有過合作。詳情請登錄我們的網(wǎng)站www.scientificimaging.cn。聯(lián)系電話:18901085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