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測定儀測植物組織纖維的方法
粗纖維是膳食纖維的一部分,是指植物組織用一定濃度的酸、堿、醇和醚等試劑,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處理后所剩下的殘留物,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木質素。粗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有著重要的保健功能[l]. 我國目前測定粗纖維的方法多為重量法〔2],即酸性洗滌法、中性洗滌法和酸堿消煮法。本實驗使用CXC一06型粗纖維測定儀采用酸堿消煮法(重量法)測定蔬菜中粗纖維的含量。 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采集樣品來自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qū)周邊的某處菜地,居民經(jīng)常食用且當天采摘的6種蔬菜各1kg,葉菜類蔬菜帶全根采摘。 1.2儀器Cxc一06型粗纖維測定儀,分析天平(精確至0.lmg),馬福爐(200℃~800℃可調(diào)),干燥器,電熱恒溫箱,飛利浦家用二合一攪碎機。 1.3試劑0.255mol/L稀硫酸溶液,0.313mol/L的稀氫氧化鈉溶液,95%乙醇,正辛醇(消泡劑)。 1.4實驗原理[s1樣品相繼與熱的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共煮,酸可將糖、淀粉、果膠質和部分半纖維素水解而除去,堿能溶解蛋白質、部分半纖維素、木質素和皂化脂肪酸而將其除去;而后用乙醉處理,除去醉溶性物質:所得的殘渣,烘干后減去灰化后的重量即為粗纖維含量。 1.5實驗設計根據(jù)2002年版食物成分表中食物的分類,選取根莖類(紅蘿卜、土豆、胡蘿卜)和葉菜類(大白菜、芹菜、油菜)各3種。樣品放置在溫度為15℃~18℃無陽光直射的室內(nèi)貯存。 采用隨機區(qū)組的實驗設計方法閉,以不同蔬菜的不同部位(根莖類的表皮部分和內(nèi)芯部分,葉菜類的根、莖、葉)作為區(qū)組,不同貯存時間(貯存1、3、5、7、9天)作為處理組。 1.6樣品測定 1.6.1消煮前準備取樣(葉菜類蔬菜取第2~4層的葉片)1009,加1009蒸餾水,攪碎機中打成勻漿;取2呢勻漿倒入增禍中。在粗纖維測定儀頂部的三個燒瓶中分別加入配制好的酸、堿、蒸餾水,分別打開預熱開關。 1.6.2酸消煮燒瓶中酸、堿、蒸餾水沸騰時,打開加酸開關,分別向消煮管中加入沸騰的硫酸溶液15Oml,再向每支消煮管中加入1飛滴正辛醉,關閉酸預熱開關;開啟消煮加熱開關,待到消煮管內(nèi)的酸液再次沸騰后,將電壓調(diào)至130“170v,使酸溶液保持微沸3靦in;待消煮時間到,將消煮加熱開關關閉,先后打開抽濾開關和抽濾泵開關,分別將消煮管內(nèi)的酸液抽掉;打開蒸餾水開關,在消煮管中加入蒸餾水洗滌至PH值中性,關閉蒸餾水開關。 1.6.3堿消煮打開加堿開關,分別向消煮管中加入沸騰的氫氧化鈉溶液150耐,再向每支消煮管中加入1飛滴正辛醉,進行堿消煮、抽濾和蒸餾水洗滌。 1.6.4乙醉浸泡用吸管吸取25耐的95%乙醉,分別加入柑塌中,浸泡樣品殘渣155后抽干。 1.6.5樣品烘干將消煮后的樣品柑禍放入恒溫箱,130℃士2℃烘2h,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 1.6.6樣品灰化將稱重后樣品柑禍再放入500℃士25℃的馬福爐內(nèi)灼燒1h,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 1.7結果計算 a為新鮮蔬菜樣品的重量,b為貯存后測定時蔬菜樣品的重量1.;.:粗纖維含量粗纖維(o,0)=m一mZmx(l+T)x100式中:m;為130℃烘干后增鍋及試樣殘渣重;血為500℃灼燒后增禍及試樣殘渣重:m為試樣質量。
纖維測定儀 http://www.grain17.com/yq_class/yq_269_1.html
|